《先探投資週刊》1695期
由於借殼有機會可節省上市櫃的時間與成本,又因證所稅對IPO並不友善,因此相關案例近期時有所聞,且加上有些公司是在借殼之後,甚至連公司內部重整或資金布局尚未完全,就必須面臨證所稅的干擾,因此可能在營收狀況還沒有就定位前,股價就已經先活潑表態。
借殼股漲勢犀利
近年來最常看到的就是營建股的借殼,包含麗寶集團入主名軒、城寶入主和旺、甲上林入主德士通,另外還有國賓大更名潤隆、春池更名聯上發、駿億更名總太等,概估超過十檔;而近期最新的是華友聯將入主福益,與海悅計畫透過私募入股力廣。
股價十多年來位處低檔的福益1436,為引進新股東,四月先辦理減資六九.七五%,將股本大幅減縮,提高股東權益、調整資本結構;而新主人是高雄華友聯建設與弘眾投資等,並已取得福益超過五成股權,股價來到掛牌後歷史天價的五四.一元。
操作殼股首重風險
代銷龍頭海悅計畫透過私募現增入主力廣,不過根據媒體報導,此次力廣辦理的私募現增普通股,採用普通股平均價,在力廣公告特定應募對象後,股價連續飆升,大幅拉高了海悅入股成本,也為借殼上市計畫案添變數。
此外,近期盤面上如祥裕、春雨開等,股價出現連續性跳空漲停,雖並不代表將成為被借殼的對象,但也引起市場聯想。另外,也可從減資與私募來推敲是否有機會被入股。雖然殼公司被相中股價將大幅上漲,但由於多無實質支撐,若不如預期將回到原點,操作上必須要特別留意風險控管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