2014年2月16日 星期日

航太股升火待發

先探投資週刊 2014/02/14 【文/吳冠徹】
投資是一個連鎖效應,當中的因果關係環環相扣,若從台股來觀察,何嘗不是如此。由於台股中的公司大多是以代工(OEM/ODM)起家,因此下游客戶的營運狀況,除了與公司的獲利狀況緊緊相依,股價間的連動相關係數更是不言而喻。
無論是去年的紡織龍頭儒鴻、聚陽,鞋業代工的寶成、豐泰,甚至於相當火熱的汽車零組件族群中,屬於Tesla電動車概念、豐田汽車概念等公司,皆是其國外 大廠品牌客戶,營運銷售亮眼。而在國際股價表現出色下,造就了市場發揮聯想力,在台股中搜尋供應鏈一環,也讓資金聚焦在這些公司,上演了一場多頭行情。

全球航太產業正將起飛
不過在去年基期墊高之後,相關的公司營運面臨未來是否還有大幅成長性的挑戰,而資金的略為退燒,也讓本益比出現修正,股價是否再具有續航力,再創高峰將是 個問號。因此今年以來,資金不斷往低基期、具轉機的黑馬股靠攏。同時也持續搜索創新的議題、產業,以期成為資金下一個停泊站。
而觀看二○一四年的台股,除了一三年底,在政策作多,以及華研、霹靂指標性個股掛牌後,所形成的文創產業聚落之外,即將在今年第二季釋股、第四季掛牌上 市,國內航太產業巨擘漢翔,或許將有機會掀起台股一陣新的產業旋風。特別是,對照國際大廠波音、空中巴士的股價走強,未來台股即將形成的航太族群將可能是 下一顆新星
若探討全球航太產業未來的發展,以漢翔發言人李適彰特助所言,將可能是「前途無量」。當然,公司的樂觀並不是沒有理由。首先觀察航太產業的景氣指標 RPK(客運收益公里數),從一九八○~二○一二年期間,即使全球經歷了四次衰退、二次金融危機、二次波灣戰爭、一次石油危機、一次SARS以及九一一恐 怖攻擊,RPK依舊逆勢成長了二倍,複合年成長率五%。而根據空中巴士的報告顯示,未來二○年在全球廉價航空(LCC)業務盛行、區域間點對點的飛行需求 增加以及中國等新興市場帶動下,RPK仍將呈現走揚的趨勢,預估將維持每年複合成長率五%的態勢。
波音、空巴訂單爆發
其次,在航運需求拉動下,正所謂「春江水暖鴨先知」,航太相關製造業勢必最為有感。若觀察全球航空飛行器兩大巨人─波音、空中巴士的獲利、訂單狀況,我們 更可以感同身受,航太產業確實正處在起飛的階段。波音二○一三年營收八六六.二三億美元,稅後純益四五.八五億美元,EPS六.○三美元,除了是近五年新 高,波音更預估一四年EPS將可落在七~七.二美元,維持高度成長;同時空中巴士表現也不遑多讓,一三年前三季營收五九一.八八億歐元,稅後純益一五.二 億歐元,EPS一.八八歐元,已超過一二年全年一.五歐元。而在訂單部分,波音去年在杜拜航空展助陣下,拿下航空史上最大訂單,合計二二五架七七七長途客 機,市場預估合約價值超過一○○○億美元,也讓全年淨訂單達到一三五五架,創下歷史第二高紀錄,待交付訂單累績至五○八○架,創下歷史新高。另一方面,空 中巴士去年淨訂單也來到一五○三架,不僅刷新自身紀錄,同時也成為業界新高紀錄。此外,待交付訂單高達五五五九架,總價值約八○九○億美元,造就空中巴士 訂單生產時程已達八年之久。
航太工業帶起廣大效益
最後,根據波音預測,在亞太地區等新興市場國家需求成長顯著下,未來二○年全球客機將由二○一二年二○三一○架成長至二○三二年四一二四○架,預估整體新 機交付量將達到三五二八○架,總價值約為四.八兆美元。其中亞太地區占有新機交付數量比重高達三七%,而中國單一市場比重就占一六%。中國未來二○年預估 需求五五八○架新機,其中僅二二%為汰換需求,其餘皆為新增機隊所需,可見中國已是產業向前走、推波助瀾的那雙手。
因此,無論是從指標、訂單數字來觀察,航太產業確實正處在蓬勃向上的階段,對於台廠而言,也將可望共同分享持續發酵的商機。此外,航太產業的供應鏈規範與 汽車產業有幾分相似,對於零組件的要求不僅講求高安全係數、使用壽命長、零瑕疵等規定。同樣也需要經過原廠的認定,以及相關規章如國際標準組織航空技術委 員會所發展而成,並成為波音、GE、空中巴士等全球航太工業大廠所採用,供應鏈體系統一規範的品質認證「AS9100」。
所以在供應鏈以高標準態度檢視下,中間的認證過程將相當繁瑣與冗長。由此,只要入選跨進合格門檻,將不容易從供應鏈清單中遭到剔除。此外,單一機款或發動 機產品壽命皆相當長,對於廠商訂單的延續性相當高,間接降低公司的獲利波動,只要總體經濟沒有遭遇太大下行風險,公司的營運將能夠穩定增長。
然而,航太工業過去也如同汽車產業一樣封閉,供應鏈幾乎都掌握在歐美廠商手上,不過隨著人力等相關生產成本持續攀升,航太工業大廠也開始往成本較為低廉的 新興市場搜尋合適供應商。同時在亞太地區為未來新機需求最為強勁的區域之一,在地化、區域化生產將可大大降低成本的考量下,台廠的機會一步步浮現。特別 是,航太工業屬於經濟火車頭產業,根據國外經驗,生產過程中所帶動的周邊產值效益可高達十倍之上,更將有助於挹注國家GDP的成長。